背景
緣起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於2008年2月推出共有7幢歷史建築的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當中包括1954年落成的美荷樓,旨在加強文物保育的工作及為歷史建築注入新生命。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憑藉豐富的青年旅舍營運經驗、紮根深水埗和石硤尾建立的緊密社區關係及與國際青年旅舍聯會的連繫,加上具備把舊建築改建成青年旅舍的優勢,本會最終在17個申請團體中脫穎而出,獲選為第一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伙伴機構,負責保育及發展美荷樓,塑造成融會社區特色的文化地標。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負責的美荷樓活化計劃主要項目包括:
- YHA美荷樓青年旅舍
- 美荷樓生活館
- 美荷樓舊居民網絡
使命
- 透過復修工程,保留香港早期公屋的特色,傳承美荷樓的歷史、文化及人文價值,並把活化後的美荷樓發展成區內的文化地標。
- 建立活化歷史建築的楷模,促成學者、專家與居民的合作,共同推動社區歷史建築的保育工作。
- 邀請不同背景及界別人士擔任YHA美荷樓青年旅舍導賞員,強化區內居民的互助精神。
- 透過國際青年旅舍聯會的全球網絡,吸引國際旅客到訪,帶動區內經濟。
- 為弱勢社群開創就業機會,成為持續發展的社區企業。
美荷樓的意義
歷史意義
為安置1953年受石硤尾大火影響的災民,香港政府在翌年興建了石硤尾徙置大廈,而美荷樓正是首八座石硤尾徙置大廈之一,標誌著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開端,亦見證了自1954年開始,香港公共房屋歷史和政策及巿民居住環境的變化。
建築意義
美荷樓是香港現時僅存的「H」型第一型徙置大廈,亦是香港同類型房屋的首個設計,長型及橫向迴廊屬現代建築風格。當年政府為要在最短時間內安置大量石硤尾大火災民,決定興建包括美荷樓的石硤尾徙置大廈,因此大廈只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設施,簡潔平實的建築風格,反映了興建的時期和目的。
社會意義
石硤尾徙置大廈代表香港公共房屋計劃的開始,對香港的社會、民生、經濟和教育發展具深遠影響;石硤尾徙置大廈獨特的空間設計,亦塑造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娛樂習慣,以至緊密的鄰里關係。